电鳗快报-电鳗财经-电鳗号以独特的视角、敏锐的眼光为大家提供有深度、有厚度、有温度、有态度的资讯电鳗快报以独特的视角、敏锐的眼光为大家提供有深度、有厚度、有温度、有态度的财经资讯zh-CNTue, 23 Apr 2024 03:34:19 GMTTue, 23 Apr 2024 03:34:19 GMT电鳗快报-电鳗财经-综合门户网站/static/logo.png汽车价格战的健康竞争:刺激消费还是损害行业?/html/2024/04/162174.html

《电鳗汽车》 电鳗号/文

        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汽车行业如同一片竞争激烈的战场。价格,作为市场竞争中最为直接和敏感的因素之一,一直是各大汽车厂商争夺市场份额的重要手段。然而,当价格战成为常态,我们必须审视这一现象背后的双重性质:它究竟是健康竞争的体现,还是一条可能导致整个行业毁灭的道路?

        首先,价格战可以视为一种市场调节机制。在初期阶段,通过降低售价吸引消费者,厂商能迅速提升销量,扩大市场占有率。这种策略对于刺激短期内的消费有明显效果,尤其是在经济低迷时期,低价优惠能有效激发市场活力,帮助消费者实现购车梦想。同时,对厂商而言,产量的增加可以实现规模经济,降低单位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然而,长期的价格战却可能演变为恶性竞争。一旦陷入价格泥潭,厂商为了保持市场份额不得不持续降价,利润空间逐渐被压缩。长此以往,企业的研发投资和创新动力将受到严重影响,导致产品同质化严重,技术进步缓慢。更糟糕的是,一些小型或资金链较弱的企业可能因此面临倒闭风险,造成供应链的不稳定,影响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此外,价格战还可能导致消费者对汽车价值的误解。长期的低价促销可能会使消费者形成一种心理预期,即汽车本应低价,从而忽视产品质量、技术含量及服务等其他重要因素。这种情况下,品牌形象和消费者忠诚度可能受损,进而影响到企业的长期利益。

]]>
2024-04-22 23:44:00财经电鳗快报/html/2024/04/162174.htmlhttps:/uploads/picture/2024-04-22/6626867151cbb.jpg
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突破半壁江山车市格局翻开新篇章/html/2024/04/162173.html

《电鳗汽车》 电鳗号/文

????????在一片节能减排的全球号召声中,新能源汽车如同春风拂面,席卷了整个汽车市场。近日,一个引人注目的里程碑事件在汽车行业内部悄然发生:新能源乘用车的市场渗透率首次突破了50%的大关,这不仅仅是数字的增长,更是产业革命的号角,它预示着汽车市场的格局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重塑。

????????首当其冲的是传统燃油车与新能源车之间的竞争态势。随着新能源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政策的大力支持,电动车不再是未来概念的象征,而是成为了消费者日常出行的实际选择。从续航里程的担忧到充电设施的完善,再到车辆性能的提升,新能源车正以无可阻挡的姿态改变着人们的购车观念和用车习惯。

????????此外,这一变革也深刻影响了汽车制造商们的战略布局。曾经依靠燃油车型称霸市场的老牌车企,如今不得不调整策略,加快电动化转型的步伐。新兴的电动汽车品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他们以创新为驱动,挑战着行业的既有规则。市场竞争愈发激烈,而这场竞争不再仅仅局限于动力系统的更替,更涉及到智能化、网络化乃至整个出行生态的构建。

????????同时,政府的政策导向也在潜移默化中推动着这场变革。无论是补贴政策的出台,还是对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亦或是对传统燃油车使用限制的逐步加强,都无不显示出政府对于推广新能源汽车的决心。这些政策不仅降低了消费者的购买门槛,更为新能源车企提供了发展的土壤,加速了产业的升级换代。

????????然而,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的蓬勃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原材料价格的波动、电池回收处理的难题、以及市场竞争带来的产能过剩风险等问题,都是摆在行业面前亟待解决的挑战。如何在保持增长的同时,确保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是每一个市场参与者都需要深思的问题。

????????最终,随着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的不断扩大,我们将迎来一个全新的汽车时代。这个时代将以更加绿色、智能的出行方式为标志,以创新和技术的力量为驱动,重塑我们对汽车的认知,甚至重塑我们的生活。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的崛起,不仅仅是一次市场份额的竞争,更是对未来出行方式的一次深思熟虑,它将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期待与探索。

]]>
2024-04-22 23:32:00财经电鳗快报/html/2024/04/162173.htmlhttps:/uploads/picture/2024-04-22/6626845676097.jpg
理想汽车降价应对市场波动,承认误判后的积极调整/html/2024/04/162172.html

《电鳗汽车》 电鳗号/文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新能源汽车领域,理想汽车近期宣布了一项重大决策——对旗下车型进行降价销售。这一策略的公布,紧随公司一个月前对外公开承认“对市场节奏的把握出现误判”。理想汽车的这一系列动作,不仅展示了企业面对市场挑战时的应变能力,也反映出其对于市场趋势敏锐度的再认识和战略调整。

        理想汽车此次的降价幅度一度接近10%,这一决策无疑是对之前市场判断失误的一种修正。一个月前的承认错误是企业文化中坦诚与自我反思的体现,而这次的快速反应则是企业灵活性与市场敏感性的证明。在汽车行业,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市场,产品定价策略直接关系到品牌影响力、销量表现以及市场占有率。理想汽车的降价策略,旨在通过价格优势吸引更广泛的消费者群体,以期在竞争加剧的市场环境中保持竞争力。

        然而,理想汽车的这一举措并非毫无风险。降价可能会对企业的利润率造成短期压力,同时也可能影响到品牌的高端形象。但从长远来看,这是理想汽车基于当前市场状况作出的现实选择。随着国内外诸多竞争对手的崛起,理想汽车必须不断调整自己的市场策略,以确保在变革的大潮中不被边缘化。

        此外,理想汽车的降价决策还体现出企业对消费者心理的洞察。在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价格因素往往成为消费者购车时的重要考量。通过合理的价格调整,理想汽车不仅能够刺激潜在买家的购买意愿,还能够借此机会提升品牌的市场渗透率。

        值得一提的是,理想汽车的这一轮降价并非简单的价格战策略。企业在宣布降价的同时,还应对外传递出持续投入研发、优化服务体验等多维度的品牌价值。这种复合型的策略布局有助于理想汽车在维持价格优势的同时,进一步巩固技术实力和服务口碑,为长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
2024-04-22 23:27:00财经电鳗快报/html/2024/04/162172.htmlhttps:/uploads/picture/2024-04-22/662682b46c076.jpg
莱绅通灵“赶上末班车”仍两连亏 前实控人连续减持共套现1.08亿/html/2024/04/162164.html

        全球黄金价格大涨,带动了黄金珠宝价格飙升,不少黄金珠宝及饰品企业获利丰厚,但也有例外。莱绅通灵(6.750, -0.75, -10.00%)(603900.SH)就是其中之一。

        根据年报,2023年度,莱绅通灵营业收入继续下降,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以下简称“净利润”)为亏损7619.81万元,同比增亏99.18%。

        2022年度,莱绅通灵实现的营业收入为9.12亿元,同比下降逾30%,净利润为亏损近4000万元。

        莱绅通灵主要从事钻石和翡翠等珠宝首饰产品的零售。2023年,公司通过开拓“欧金”覆盖黄金业务空白,重塑黄金新工艺。

        黄金等产品价格大涨,莱绅通灵为何仍然亏损?公司解释称,只是“赶了一趟末班车”,获利不多。

        尽管如此,受益黄金概念,今年3月中旬开始,莱绅通灵股价大涨,一度翻倍。

        备受关注的是,公司股东、南京女富豪高位精准减持,套现2827万元。而公司前实控人沈东军累计套现约1.08亿元。

        虽然连续两年亏损,2023年度,莱绅通灵仍然打算派发现金红利3432万元。

        净利四连降两连亏

        莱绅通灵“赶上了末班车”,但时间太短,效果欠佳。

        年报显示,2023年度,莱绅通灵实现营业收入7.33亿元,同比下降19.69%;净利润为亏损7619.81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亏3646.58万元,增亏幅度为99.18%。公司实现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简称“扣非净利润”)为亏损8116.2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亏3425.44万元,同比增亏73.02%。

        2022年度,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为9.12亿元,同比下降31.09%。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分别为亏损3973.73万元、4690.83万元,同比下降203.34%、371.76%。

        2023年,市场形势向好,黄金等价格大涨,为何莱绅通灵的亏损反而扩大了?

        公司解释称,2023年,国内可选消费市场尚未全面恢复,镶嵌首饰零售市场需求进一步下降,虽然黄金因其增值保值的属性使其近几年的市场需求明显提升,但公司进入黄金领域时间尚短,未能在报告期内有效弥补镶嵌首饰下滑带来的影响,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进一步下降。

        公司称,为应对镶嵌首饰市场需求下降,公司一方面进入黄金首饰领域,另一方面适当加大了镶嵌首饰的促销力度,综合毛利率略有下降。公司虽然加强了费用管控,使得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有所下降,但租赁费用、品牌宣传费用等固定费用和刚性支出仍然较大。同时,基于谨慎性原则,预计资产减值准备有所增加。

        按照莱绅通灵的解释,公司进入黄金领域时间较短,规模不大,获利并不多。

        莱绅通灵前身为通灵珠宝,2016年11月登陆A股市场。2016年、2017年,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6.51亿元、19.64亿元,同比增长10.74%、18.94%;净利润分别为2.21亿元、3.09亿元,同比增长22.30%、39.67%。

        然而,经过连续两年双增后,2018年开始,莱绅通灵业绩变脸。2018年以来,除了2021年营业收入有小幅增长,其余年度均为下降,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不到2017年的一半。

        净利润方面,2018年至2021年分别为2.10亿元、1.46亿元、1.04亿元、0.38亿元,同比下降幅度为32.21%、30.29%、31.56%、63.14%,均为大幅下降。

        未来,莱绅通灵靠什么走出困境?

        前实控人套现过亿

        虽然连续亏损,但莱绅通灵近期在二级市场上表现仍较为突出。

        4月12日,莱绅通灵股价再度强势涨停,收报10.92元/股,涨幅为9.97%。这是莱绅通灵自3月29日以来收获的第九个涨停,也是9个连续涨停板。

        在这期间,莱绅通灵的股价从4.63元/股涨至10.92元/股,累计涨幅达135.85%。

        股价大涨,市场一致认为,莱绅通灵是一家黄金概念股,受益于黄金、白银及珠宝饰品等涨价,公司被资金炒作。

        莱绅通灵股价大涨后,股东开始高位减持套现。4月9日晚间,莱绅通灵披露,持股5%以上股东王丽丽的一致行动人南京克复荣光企业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克复荣光”),于4月3日和4月9日分别减持公司股份185.12万股、10万股,合计减持195.12万股。4月12日,公司进一步披露,克复荣光通过集中竞价方式累计减持公司345.12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减持均价为每股6.78—9.93元,套现约2827万元。

        此前,克复荣光就多次减持。2023年1月18日至2月1日,克复荣光减持340.47万股莱绅通灵股份(31.490, -0.81, -2.51%),当年5月25日至7月4日,克复荣光又减持344.32万股。

        克复荣光所持莱绅通灵的股份是协议受让而来。2021年12月30日,莱绅通灵公告,公司实际控制人马峭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将其所持15.58%的公司股份转让给王丽丽及其控制的克复荣光,每股转让价格为6.8元,合计转让金额约为3.61亿元。

        市场好奇的是,出自南京的王丽丽为何要耗资数亿元接盘,如今王丽丽又为何能掐准时间在高位实施减持。

        沈东军曾是莱绅通灵实际控制人,其曾为马峻妹夫,且结为一致行动人。2021年,沈东军与马峭离婚,且与马峻解除一致行动人关系。沈东军将其所持莱绅通灵一般的股份15.58%分割给马峭。

        2022年以来,通过三次减持,沈东军累计套现约1.08亿元。

]]>
2024-04-22 15:34:00上市公司电鳗快报/html/2024/04/162164.htmlhttps:/uploads/picture/2024-04-22/662613e767d36.png
被踢出“果链”的欧菲光卖房扭亏/html/2024/04/162158.html

        因为被踢出“果链”而大伤元气的欧菲光(8.920, -0.18, -1.98%)如何重整旗鼓,是市场关注的重点。4月19日晚,欧菲光发布2023年年度报告,该集团期间实现营业收入168.62亿元,同比增长13.73%;归母净利润7690.5万元,同比扭亏为盈;但是扣非净利润依然处于亏损状态,去年一年亏掉了2.93亿元。从其2023年的表现看,一方面,该公司通过底层技术积累,积极调整产品方向;另一方面,其涉足新能源车等新兴赛道谋求多元发展,复苏之路上的欧菲光仍然在危中寻机。

        产品重心转移

        自从2021年被苹果踢出“果链”后,欧菲光的下一个大客户是谁,牵动着市场的目光,曾有公开消息称,欧菲光获得了华为Mate 60系列后置摄像头、前置摄像头和指纹模组绝大部分订单,据悉,单台华为Mate 60系列手机的摄像头模组价值在500—600元之间,不过欧菲光方面一直对具体客户情况讳莫如深。

        从2023年财报数据看,欧菲光实现利润回正主要靠营业外收入,2023年中,该公司处置非流动资产获得7049.7万元,同时还有1.22亿元的政府补助。“卖房”对欧菲光帮助很大,梳理财报可以看到,2023年内,欧菲光分别出售了苏州、深圳两地部分房产及土地使用权,分别贡献了约为6024万元、436万元的利润。

        可以肯定的是,智能手机对欧菲光依旧重要,2023年该公司智能手机产品的营收达到122.5亿元,占比达到72.66%;而智能汽车产品、新领域产品的占比,仅分别约为11.32%、14.28%。

        与人们的印象中的欧菲光不同,其发展已不再仅靠手机镜头,指纹识别如今也成长为其重要业务,欧菲光从2015年开始正式量产指纹识别模组,如今已是手机大厂的主要供应商,尤其是其ToF前置人脸识别产品,在安卓手机阵营内市占比颇高。

        在业内观点看来,欧菲光转换产品重心的思路较为可行。产业观察家丁少将分析称,镜头与指纹识别在底层技术上有相通之处,一般而言,指纹识别模组也需要使用光学传感器来采集指纹信息,在图像处理上,手机摄像模组关注焦点、色彩的校正,在这方面做得好的产品,也能更精准地提取和识别用户指纹特征。

        同时专家还指出,虽然手机市场长时间低迷,不过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有所好转,去年四季度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8.5%,这主要来自于换新需求,如果欧菲光在接下来的时间中能牢牢抓住这一契机,或许将加快复苏进程。

        大客户依赖何解

        回顾三年前与苹果“分手”之时,大客户依赖对欧菲光造成的伤害不浅。从2023年经营数据看,如今的欧菲光依然有这种隐忧。

        数据显示,2023年欧菲光对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达到约119.6亿元,占总营收比例达到70.9%;而且销售费用在去年也达到约1.27亿元,同比增加14.85%。在销售费用当中,市场业务费、业务招待费均有所增加,分别达到约2423.8万元、1503.99万元。

        对于这种情况,欧菲光在年报中谈道:公司前五大客户销售收入占公司全部营业收入比例较高,存在一定的依赖风险,如果大客户对公司采购大幅下滑,且对其他客户的销售无法弥补亏空,将对公司收入造成不利影响。

        对于大客户依赖问题,专家指出这是供应链企业共有的现象,并不能简单地看作不利因素。丁少将谈道,在手机领域,供应链企业往往是跟随着下游客户一起成长,跻身于大客户供应链不仅是对技术实力的肯定,从发展层面看,也能让代工企业敏锐地把握市场需求,掌握最新的技术风向,为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至于如何抵消当中的不利因素,欧菲光目前的应对之策主要还是涉足新兴产业领域,以求分散风险,2023年,欧菲光智能汽车产品营收占比从9.09%上升到11.23%,新领域产品占比则从11.35%上升到14.28%。

        转型的同时,连年亏损的欧菲光也表达了对利润的渴求,其在年报当中谈道:公司将加强内部经济效益考核,以利润取代收入作为考核标准,逐步减少毛利相对较低的业务,全力做大做强优势业务。

        北京商报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欧菲光,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
2024-04-22 14:07:00上市公司电鳗快报/html/2024/04/162158.htmlhttps:/uploads/picture/2024-04-22/6625ff3984958.png
电鳗财经|升辉新材IPO:存货周转率低 产能利用率不高 4万吨新产能如何消化?/html/2024/04/162157.html

        《电鳗财经》文 / 李瑞峰

        2023年10月31日,升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升辉新材)沪交所主板IPO完成了对第一轮问询的回复,并于2024年3月31日因财务数据更新而中止了上市进程。

        招股书显示,升辉新材专业从事功能性薄膜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新材料制造企业,主要产品为多功能共挤膜材料、食品用热收缩膜/袋及复合软包装材料,广泛应用于畜禽肉、海产品类、蛋类、奶类等高蛋白食品,尤其是生鲜肉、加工肉类食品领域的综合性包装。

        在阅读该公司的提供的上市资料时,《电鳗财经》注意到,此次IPO,升辉新材计划用5.3亿元募集资金扩大产能,而同时该公司的产能利用率不高,同期存货周转率也落后于同行公司。未来该公司的新增产能如何消化?该公司计划用6000万元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而过去几年该公司已经现金分红7985万元,且超过8成落入实控人家族口袋。

        存货周转率落后于同行 新增产能如何消化?

        招股书显示,此次IPO,升辉新材计划募集资金6.45亿元,其中2.1亿元用于年新增30000吨多功能高分子膜材料扩建项目,3.2亿元用于年新增10000吨多功能收缩膜材料扩能项目,0.55亿元用于高分子材料研发中心项目,0.6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由此可见,升辉新材将使用5.3亿元募集资金扩大产能。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升辉新材的产能利用率并不高。从2020年至2022年(以下简称报告期),该公司的多功能共挤膜材料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72.8%、88.15%和87.82%,同期产销率分别为91.67%、99.21%和92.39%;该公司的食品用热收缩膜/袋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74.16%、75.11%和86.9%,同期产销率分别为93.85%、96.5%和94.7%;同期该公司的复合软包装材料产销率分别为91.5%、96.77%和102.19%。

        由此可见,在扩大产能的同时,升辉新材的产能利用率并不高。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在升辉新材的流动资产中,该公司的货币资金占比分别为31.83%、34.39%和22.14%;同期该公司的存货占比分别为41.76%、43.41%和52.02%。由此可见,升辉新材的存货占比较高。

        报告期内,在该公司的存货中,升辉新材的库存商品占比分别为29.3%、29.09%和22.04%,同期存货跌价准备分别为1236.52万元、380.03万元和1016.77万元,占比分别为7.52%、1.77%和3.61%。同期升辉新材的存货跌价损失分别为1011.48万元、219.25万元和847.04万元。

        报告期内,升辉新材的存货周转率分别为2.99次、3.44次和2.77次,同期可比公司的存货周率分别为5.51次、5.64次和5.44次。由此可见,升辉新材的存货周转率明显低于同行公司。在产能利用率不突出的情况下,该公司的存货周转率较低,该公司未来的新增产能如何消化?值得关注。

        现金分红7985万元 还要募资6000万元补流

        招股书显示,此次IPO,升辉新材计划用6000万元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占到总募集资金的9.3%,占比并不算高。但值得注意的是,报告期内,该公司进行过两次分红,分别为5000万元和2986.5万元,合计7985.5万元。

        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升辉集团直接持有升辉新材50.84%的股份,为升辉新材的控股股东。宋建新持有升辉集团27.00%的股权,且担任升辉集团董事长及法定代表人。升辉集团的股东为宋建新、宋建新之父包文辉、宋建新之兄包雁平与包雁飞、宋建新之妹包华5人,宋建新与升辉集团的其余4名股东签署了《一致行动协议》及《一致行动协议之补充协议》,能控制升辉集团持有的升辉新材50.84%的股权。同时宋建新直接持有升辉新材26.47%的股份。

        赵茹珊为宋建新配偶,直接持有升辉新材1.73%的股份。江阴顺恒为升辉新材员工持股平台,直接持有升辉新材5.07%的股份,且由宋建新、赵茹珊之子宋浚哲担任执行事务合伙人,并持有江阴顺恒28.95%的份额,宋建新持有江阴顺恒16.71%的份额。

        江阴顺嘉的股东为宋建新之父包文辉、宋建新之母刘翠英、宋建新之侄女/外甥女包贝儿、包菲斐与包盈盈5人,江阴顺嘉直接持有升辉新材2.31%的股份。宋建新与升辉集团其余股东、赵茹珊、江阴顺恒、江阴顺嘉具有一致行动关系。

        可见,上述超过八成的分红落入了实控人家族的口袋中。

        在各报告期末,升辉新材的货币资金占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为31.83%、34.39%和22.14%,呈大幅下降趋势,且其货币资金占比远低于存货的占比。

        报告期内,升辉新材的流动比率分别为1.53倍、1.68倍和1.85倍,同期可比公司的均值分别为1.5倍1.89倍和1.9倍,高于升辉新材的比率。同期该公司的速动比率分别0.89倍、 0.95倍和0.89倍,同期可比公司速动比率分别为1.09倍、1.32倍和1.38倍。由此可见,升辉新材的流动性全面落后于同行可比公司。

        报告期内,升辉新材的高管薪酬总额分别为221.75万元、510.67万元和674.96万元,占利润总额的3.24%、10.81%和5.65%。

        2022年,作为董事长、总经理,宋建新的薪酬为60.01万元,董事、董事会秘书张红的薪酬为71.58万元,监事赵熔的薪酬为73.53万元,副总经理杨伟的薪酬为62.38万元。

        曾“增收不增利” 毛利率出现大幅下降

        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升辉新材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6.27亿元、7.86亿元和8.97亿元,净利润分别为6013.02万元、4437.51万元和1.09亿元。2021年,升辉新材出现“增收不增利”现象,净利润下滑了26.2%。

        招股书显示,多功能共挤膜材料占据了升辉新材绝大部分的收入来源,各期占比在70%左右;食品用热收缩膜/袋、复合软包装材料的收入占比则均在15%左右。

        此外,报告期内,升辉新材境外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为72.14%、72.74%和76.1%,外销收入占比较高,且该公司产品外销业务区域分布较为分散,覆盖全球逾60个国家和地区,包括美国、澳大利亚、墨西哥、加拿大等。

        境外收入占比较高,汇率波动会影响该公司产品出口销售价格,对国外市场销售产生不确定影响。,同时,可能产生的汇兑损益亦会影响公司业绩。报告期内,升辉新材产生的汇兑收益分别为-482.45万元、-267.56万元和1687.51万元,占当期利润总额的比例分别为-7.05%、-5.66%和14.13%。

        报告期内,升辉新材产品的销售价格出现过较大幅度的波动。2021年,该公司多功能共挤膜材料、食品用热收缩膜/袋及复合软包装材料三大主营产品的销售价格分别为19.19元/kg、36.32元/kg和25.51元/kg,同比2020年分别下降了2.13%、10.02%和2.37%;到了2022年,该公司产品价格又上涨,同比分别上涨15.75%、8.44%和14.1%。

        招股书显示,升辉新材采购的原材料主要包括PE、PA、TIE、EVOH等原料树脂,其中PE和PA两大原材料各期占比合计超60%。2021年-2022年,PE的采购价格分别为8.75元/kg、9.31元/kg,同比分别上涨24.11%、6.4%;同期,PA的采购价格分别为15.87元/kg、16.09元/kg,同比分别上涨24.57%、1.39%。

        在产品售价下跌、原材料价格上涨的情况下,升辉新材的毛利率在2021年大幅下滑,当期,该公司毛利率仅有16.9%,同比下降了8.59个百分点,受此影响,升辉新材同期净利润也出现大幅下滑。2022年,该公司产品价格回涨之后,其毛利率随之上升至23.29%,但仍不及2020年的水平。

]]>
2024-04-22 13:42:00IPO电鳗快报/html/2024/04/162157.htmlhttps:/uploads/picture/2024-04-22/thumb_320_180_6625f83690979.jpg
业绩从高增到两位数下滑!优巨新材IPO终止/html/2024/04/162153.html

    IPO申报时业绩高增长,随着审核流程推进业绩开始顶不住,且战线拉长越往后业绩越低迷,这类情形再添一个最新案例——来自广东江门的优巨新材。 

  4月19日,深交所公告,因广东优巨先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优巨新材”)、保荐人海通证券撤回发行上市申请,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第六十二条,深交所决定终止其发行上市审核。 

  优巨新材上市申请于2022年6月获受理,此时公司招股书披露的是2019年到2021年的业绩,显示营收从1.15亿元猛增到3.33亿元,净利润从1206万元猛增至5721万元。此后,公司陆续更新了六版招股书。 

  2022年,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录得4.11亿元和9192万元,开始降速。而进入2023年,优巨新材财务数据一期不如一期,2023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下滑7%和2%,2023年全年下滑幅度则分别达到13%和16%。 

  在第三轮问询中,深交所重点关注公司期后业绩从高增到快速下滑的情况,要求分析说明未来收入是否会持续下滑,是否具备成长性,是否持续符合创业板定位要求。

  业绩从高增到两位数下滑

  优巨新材主营业务主要为特种工程塑料聚芳醚砜及上游关键原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在招股书中称,聚芳醚砜是一类透明的、符合食品卫生安全等级要求的特种工程塑料,俗称“黄金塑料”,包含聚苯砜(PPSU)、聚砜(PSU)和聚醚砜(PES)三类,是处于高分子材料行业顶端一类新材料。 

  与招股书中公司对业务的描述相匹配,公司的业绩也非常靓丽。首次申报时,公司摆出的是2019年到2021年三年的财务数据,其中营业收入分别为1.15亿元、2.45亿元和3.33亿元,两年增长近两倍;净利润分别为1206万元、2046万元、5721万元,两年增长近4倍。 

  然而刚进入2022年,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增速就开始下降,虽然绝对值仍然不算低。其中,公司营业收入为4.11亿元,同比增长约23%;净利润为9192万元,同比增长约60%。 

  随着审核流程拉长,公司开始更新2023年业绩。2023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和净利润都转为下滑,此时为个位数下滑。而进入2024年,公司更新了2023年全年数据,开始出现两位数以上的下滑。 

  其中,公司营业收入下滑13%,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分别下滑16%和25%,经营净现金流更是下滑67%。 

  监管对公司开展的第三轮问询中,重点便聚焦申报后业绩及业绩来源。

  未来收入是否会持续下滑?

  深交所第三轮问询发出时,公司的财务数据刚更新到2023年上半年。 

  彼时申报材料及前轮次审核问询回复显示,2023年1-6月,公司主营业务收入较2022年同期减少960.81万元,下降5.45%。公司2023年1-9月经审阅的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4.79%,净利润下降27%。公司解释,2023年以来营业收入下滑主要系下游热敏纸行业需求疲软、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导致的双酚S销量、单价下滑所致。 

  2023年1-6月,公司主营产品之一双酚S产品收入较2022年同期下降64.98%,毛利率由 2022年的48.51%下降至31.13%,产能利用率由2022年的93%下降至60.67%。2022年以来,双酚S销售单价持续下滑。国内双酚S厂商傲伦达曾于2021年4月后几近处于停产状态,至2022年二季度逐步恢复生产。 

  2023年1-6月,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38.29万元,低于净利润且低于2022年同期水平。2023年6月末,公司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均相比2022年末出现较大幅度下降。公司2023年1-9月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82.9%。 

  此情形下,深交所要求公司逐季度列示2022年以来双酚S产品市场单价、公司销售单价、对主要客户销售情况、市场份额占比、毛利率变化情况等,分析说明报告期内双酚S呈现大幅增长后又大幅下降的原因,并结合市场需求、竞争对手复产等最新情况详细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是否已经消除,公司业绩是否存在进一步下滑风险。 

  另外,公司被要求结合2023年以来与客户订单签署周期变化、客户需求变化及访谈确认情况,期末在手订单情况、未来行业发展趋势及业绩预计情况,分析说明未来收入是否会持续下滑,是否具备成长性,是否持续符合创业板定位要求。 

  最后,监管要求结合公司经营性应收、经营性应付、资产负债结构变化情况,分析说明2023年以来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下降的原因,销售回款是否放缓,现金流转压力及经营风险是否进一步增大。

  对主要客户销售“逆势”上升

  申报材料及审核问询回复显示,报告期各期,公司向贸易商销售的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23.49%、30.34%、34.65%和41.02%,各期回函贸易商的期末库存占公司对其销量比例分别为1.65%、3.86%、9%和17.97%,占比均逐年提升。2023年1-6月,聚芳醚砜产品贸易商内销收入占比由59.11%上升至78.78%。 

  公司对主要客户江门锶源的销售主要应用于美国暖通建材、水处理领域。2023年1-6月,公司暖通建材领域产品销售下滑,但公司对江门锶源收入同比实现增长。 

  另外,2023年1-6月,公司前五大客户中新增2家客户。一家为贸易商东莞市宏文塑化有限公司,其采购额由2022年的831.7万元大幅增长至2023年1-6月的1353.46万元,但公司应用于机械及电子电气的聚芳醚砜产品销售收入下滑13.37%。另一家为水处理膜生产商湖南澳维膜科技有限公司,2022年公司开始批量生产、销售处理膜级PSU材料,公司当年与该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其采购量快速上升。 

  为此,深交所首先要求公司列示报告期各期客户总数量及销售金额分布情况,区分直接客户、贸易商客户、不同销售区域,列示客户数量及销售金额分布情况,并分析变动原因;结合前述情况,分析说明贸易商客户收入占比逐年提升、贸易商期末库存占比逐年提升的原因,公司对贸易商的销售收入是否真实,是否存在向贸易商压货的情形。 

  其次,深交所要求说明暖通建材领域市场环境变化是否导致公司主要客户自身经营情况出现恶化,公司与暖通建材主要客户合作是否稳定,收入、毛利率是否存在进一步下滑风险;在暖通建材领域产品销售收入大幅下降的情况下,公司对江门锶源收入实现增长的原因及合理性。 

  最后,监管要求公司说明2023年以来对东莞市宏文塑化有限公司销售额大幅增长的原因,东莞市宏文塑化有限公司的基本情况,向公司采购占其同类采购的比重,公司关联方与该公司是否存在资金往来;报告期各期东莞市宏文塑化有限公司的采购周期是否发生变化,各期末库存情况,是否实现对终端客户的销售。

  汉宇集团“低价”入股?

  招股书显示,优巨新材第二大股东为上市公司汉宇集团,相关情况也遭监管重点问询。 

  申报材料及审核问询回复显示,2016年3月,汉宇集团以5.25元/注册资本入股优巨新材,2017年1月,江金投资以26.6元/注册资本入股,2015年和2016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89.74万元(未经审计)和68.66万元(未经审计)。 

  为此,深交所要求公司说明2015年利润水平高于2016年,而汉宇集团2016年入股价格显著低于江金投资2017年入股价格的原因及合理性,进一步论证汉宇集团入股价格的公允性,汉宇集团入股后是否为公司提供客户、供应商、技术、人员、厂房或其他类型资源,是否存在其他利益安排,是否构成股份支付,模拟测算如构成股份支付对公司报告期初未分配利润的影响。 

  实际上,报告期内,公司向汉宇集团销售通用工程塑料,金额分别为394.24万元、730.81万元、929.23万元和280.85万元,2020年和2021年通用工程塑料产能利用率分别为15.75%和15.25%,部分改性PA存在委外加工,部分改性PA、改性PP 存在贸易销售。 

  公司还承租汉宇集团两处房产作为生产厂房、宿舍,出租方汉宇集团尚未取得相关房产的不动产权证书。 

  深交所要求说明向汉宇集团销售通用工程塑料的背景,是否单独为汉宇集团开展通用工程塑料业务,对汉宇集团的销售收入占公司通用工程塑料收入的比例、占汉宇集团同类产品采购的比例,对汉宇集团销售收入金额波动的原因及合理性。 

  从问询回复来看,公司还与汉宇集团及相关人员存在资金往来情形。为偿还对汉宇集团的借款,2019年公司曾向汉宇集团实际控制人石华山借款750万元,并按年利率8%计算利息。 

  另外,公司董事会秘书马俊涛此前实际上是汉宇集团的董秘。 

  问询回复显示,马俊涛于2008年6月至2019年7月就职于汉宇集团,历任研发部经理、采购部经理、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马俊涛于2019年7月离任汉宇集团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并入职公司,于2019年7月至今历任公司董事会秘书、董事会秘书兼副总经理。 

  马俊涛入职公司后,通过公司员工持股平台珠海纳贤间接持有公司0.0457%股份,以及通过 2020年11月个人向公司增资直接持有公司0.887%的股份。

]]>
2024-04-22 09:38:00IPO电鳗快报/html/2024/04/162153.htmlhttps:/uploads/picture/2024-04-22/6625c0a1b1b06.png
配偶短线交易赚近60万元 中科曙光董事长被立案/html/2024/04/162151.html

     4月19日晚,中科曙光(603019.SH)公告,董事长李国杰在4月19日收到了《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立案告知书》,因李国杰涉嫌短线交易中科曙光股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决定对其立案。

     中科曙光称,本次事项系对李国杰个人的调查,不会对公司董事会运作及公司日常经营活动产生重大影响,李国杰将积极配合中国证监会的调查工作。

     此前,中科曙光曾披露过上述短线交易的相关事项。

    4月12日,中科曙光公告称,在近日收到李国杰出具的《关于亲属短线交易的情况说明及致歉函》,获悉李国杰的配偶张蒂华于2023年3月3日至2024年3月14日期间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买卖公司股票。根据相关规定,上述交易构成短线交易。

     据公告,经中科曙光核查,张蒂华自2023年3月3日起持有公司股票,并于2023年3月3日至2024年3月14日期间累计买入中科曙光334.33万股(141笔),累计成交金额合计1.54亿元;累计卖出中科曙光334.26万股(91笔),累计成交金额合计1.54亿元;扣除交易佣金、印花税等税费后累计收益58.98万元。截至4月12日,张蒂华尚持有公司股票700股。

    框内为张蒂华短线交易中科曙光期间的股价走势

     中科曙光称,在获悉该事项后,公司高度重视,并及时核查相关情况,李国杰及其配偶张蒂华均对上述违规行为深表歉意并积极配合核查。

     根据《证券法》相关规定,“上市公司、股票在国务院批准的其他全国性证券交易场所交易的公司持有百分之五以上股份的股东、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将其持有的该公司的股票或者其他具有股权性质的证券在买入后六个月内卖出,或者在卖出后六个月内又买入,由此所得收益归该公司所有”。

     中科曙光称,“前款所称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自然人股东持有的股票或者其他具有股权性质的证券,包括其配偶、父母、子女持有的及利用他人账户持有的股票或者其他具有股权性质的证券”。按照上述规定,张蒂华上述交易构成短线交易,所获收益及后续收益应归公司所有。截至本公告披露日,张蒂华已将本次短线交易所得收益58.98万元全额上交至公司。

     对于张蒂华进行短线交易的动机,中科曙光称,张蒂华未能正确理解短线交易的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不存在主观故意违规情况。其交易期间未征询李国杰意见,亦未告知上述交易行为,系个人根据证券市场已公开的信息并基于个人判断而独立作出的投资行为,李国杰不知悉其证券账户交易情况,不存在因获悉内幕信息而交易公司股票的情形,亦不存在利用内幕信息谋求利益的目的。

     值得一提的是,中科曙光董事长李国杰年薪为24万元,不持有上市公司股票。

 

]]>
2024-04-22 09:05:00上市公司电鳗快报/html/2024/04/162151.htmlhttps:/uploads/picture/2024-04-22/6625b9b2018d7.png
电鳗号-小米Redmi 13搭载骁龙4 Gen 2,快充升级为33W/html/2024/04/162150.html

《电鳗手机》 电鳗号/文

        在智能手机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各大品牌纷纷推出新品以吸引消费者。近日,有消息称小米旗下的Redmi 13手机将继续搭载骁龙4 Gen 2处理器,并将快充功率提升至33W。这一消息无疑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多期待,也显示出小米在追求卓越性能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首先,我们来关注一下骁龙4 Gen 2处理器。作为一款性能卓越的处理器,骁龙4 Gen 2在性能和功耗方面都有很大的优势。它采用了先进的制程技术,使得手机在运行大型应用和游戏时能够保持流畅,同时还能有效降低功耗,延长手机的使用时间。这对于追求高性能手机的消费者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吸引力。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Redmi 13的快充升级。将快充功率提升至33W意味着手机在充电速度上将有更大的突破。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消费者对于手机充电速度的要求越来越高。拥有更快的充电速度意味着用户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补充电量,从而更好地应对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需求。这一升级无疑将为用户带来更加便捷的使用体验。

        然而,Redmi 13的优势不仅仅体现在硬件配置上。作为一款定位于性价比的手机,Redmi系列一直以来都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高品质的产品。从外观设计到系统优化,再到售后服务,小米都在不断努力,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这种对品质的追求和对消费者的尊重,正是小米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的重要原因。

        此外,Redmi 13的推出也是小米在全球化战略中的重要一步。随着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逐渐饱和,各大品牌纷纷将目光投向海外市场。小米作为中国的科技巨头,自然也不例外。通过推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小米希望能够在全球市场上取得更大的突破,为中国品牌树立起良好的形象。

      

]]>
2024-04-21 22:10:00财经电鳗快报/html/2024/04/162150.htmlhttps:/uploads/picture/2024-04-21/66251f462dfe7.jpg
电鳗号-华为Pura 70爆卖,高端手机市场未来走向分析/html/2024/04/162149.html

《电鳗手机》 电鳗号/文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高端智能手机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在这样的背景下,华为Pura 70的成功爆卖不仅是一个单一事件,更是市场趋势的一个缩影。本文将深入分析华为Pura 70的销售现象,并探讨高端手机市场的可能走向。

        首先,华为Pura 70之所以能够在市场上取得显著的销售成绩,其背后的产品力不容小觑。在硬件配置上,华为Pura 70搭载了业界领先的芯片技术、突破性的摄影系统以及长效的电池续航能力。这些硬核技术的加持,满足了用户对手机性能和使用体验的高要求。同时,华为深谙本土化设计的重要性,从外观到用户界面的细节打磨,都体现了对目标消费群体审美偏好和文化习惯的深刻理解。

        进一步地,华为Pura 70的热销也反映了当前消费者在选择高端手机时趋于理性和专业的趋势。消费者不再仅仅被品牌名气或营销噱头所吸引,而是更加关注产品的综合表现和性价比。这种消费心态的转变促使手机制造商必须不断创新和提升产品质量以适应市场需求。

        然而,华为Pura 70的成功也给其他高端手机品牌敲响了警钟。在技术创新方面,没有永远的领先者。为了保持竞争力,各大品牌必须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探索新的技术边界。在市场营销策略上,品牌故事和用户体验的打造成为吸引消费者的重要手段。而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如何平衡本地化需求与全球市场的统一性,也是各大品牌需要深思的问题。

        未来,高端智能手机市场可能会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技术创新将成为品牌竞争的核心。随着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发展,手机功能将进一步扩展,智能化程度将不断提升。二是个性化和定制化服务将成为常态。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将推动手机品牌提供更多定制化的选择,以满足不同用户的独特需求。三是生态系统的构建将变得更加重要。品牌需要通过构建包括软件、内容、服务在内的全方位生态系统,来增强用户粘性和品牌忠诚度。

]]>
2024-04-21 22:05:00财经电鳗快报/html/2024/04/162149.htmlhttps:/uploads/picture/2024-04-21/66251d862f261.jpg
电鳗号-长安汽车财报2023年营收破千亿大关,同比增长彰显强劲动力/html/2024/04/162148.html

《电鳗汽车》 电鳗号/文

        长安汽车以其卓越的经营成绩,再次证明了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实力。2023年,长安汽车实现了令人瞩目的财务业绩,全年营收达到1512.9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4.78%,这一数字不仅代表了公司历史上的一个新高度,也映射出了长安汽车在行业变革中的稳健步伐与前瞻布局。

        从这份财报中,我们可以洞察到长安汽车在过去一年所采取的策略和行动取得了显著成效。首当其冲的是其在产品创新上的持续投入。长安汽车不断推进技术革新,强化智能网联、新能源等领域的研发力度,推出了一系列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有效提升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同时,随着消费者对智能化、环保化车型需求的上升,长安汽车凭借先进的技术和贴心的服务,成功吸引了一大批忠实用户,进一步巩固了市场份额。

        除了产品力的不断提升,长安汽车还在营销策略上进行了精心布局。通过多元化的营销渠道和精准的市场定位,长安汽车有效地拓宽了销售网络,增强了品牌的可见度和影响力。这种由内而外的全方位发力,使得长安汽车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营收的大幅度增长。

        此外,长安汽车的国际化战略也为其营收增长贡献了一份力量。面对全球化的市场趋势,长安汽车积极拓展海外市场,通过合资合作、建立海外工厂等方式,提高了品牌的国际知名度,同时也为公司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值得一提的是,长安汽车在提升自身硬实力的同时,也十分注重企业文化和社会责任的建设。公司倡导绿色生产、节能减排,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这些软实力的积累,也为公司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2024-04-21 21:48:00财经电鳗快报/html/2024/04/162148.htmlhttps:/uploads/picture/2024-04-21/66251a1f58043.jpg
电鳗汽车-零利率购车梦 金融公司策略新篇章/html/2024/04/162147.html

《电鳗汽车》 电鳗号/文

        汽车金融公司为了争夺市场份额,纷纷推出0利息、0首付的促销活动,试图以超低门槛吸引消费者的目光。这股“来势汹汹”的促销热潮,不仅为消费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也预示着汽车行业金融服务竞争的新格局正在形成。

        首当其冲的是消费者的购车成本大大降低。0利息、0首付的金融方案直接减轻了消费者的经济负担,使得原本需要一次性支付大笔资金的购车行为变得轻松可行。对于有限的资金进行合理分配,消费者可以将节省下来的资金用于其他投资或消费,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实现资金的最大化利用。

        然而,汽车金融公司之所以能够提供如此诱人的促销方案,背后往往有其深厚的资金实力和成熟的风险控制机制。这些公司通过规模效应和精细的风险评估,将个体的信贷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并通过其他金融产品或服务来弥补促销带来的利润减少。这种策略不仅为消费者带来了福利,也为金融公司自身稳健发展奠定了基础。

        此外,0利息、0首付的促销活动也反映出汽车金融公司对市场趋势的敏锐洞察。在汽车市场逐渐饱和,新车销售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金融公司通过创新金融服务方式,激发了消费者的购车热情,进一步拉动了汽车市场的活力。同时,这也为汽车金融行业的服务模式创新和服务范围拓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零利率、零首付听起来非常诱人,但消费者在选择此类金融产品时仍需保持理性。一方面,要仔细阅读合同条款,了解可能涉及的费用和潜在的风险;另一方面,也要根据自身的经济状况和偿还能力,审慎决策,避免因为冲动购车而陷入财务困境。

        其次,金融公司在面对零利率购车潮时不得不重新审视自身的盈利模式和服务策略。传统的金融服务收费模式受到挑战,金融公司需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例如,它们可能通过提供车辆保险、售后服务或增加额外服务来弥补利息收入的减少。此外,金融公司还需加强风险控制,因为零利率贷款可能会吸引信用等级较低的借款人,从而增加坏账风险。

        再者,金融公司在制定新策略时还需关注科技的发展。数字化转型为金融服务带来了新的机遇。通过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金融公司可以更精准地评估客户信用,提供个性化的金融解决方案。同时,数字化平台也为金融公司与客户之间的互动提供了更加便捷的通道。

]]>
2024-04-21 21:37:00财经电鳗快报/html/2024/04/162147.htmlhttps:/uploads/picture/2024-04-21/6625177bf09a5.jpg
电鳗汽车:豪华电动新标杆极氪009光辉深度解析/html/2024/04/162144.html

《电鳗汽车》 电鳗号/文

        极氪009的发布,就是这样一次耀眼的展示。它不仅仅承载着品牌的期望,更是对汽车工业未来的一次深刻思考和创新实践。今天,我们就来深度解析这款车的每一个细节,探索其背后的光辉故事。

        首先,极氪009的设计语言是对现代审美的精准把握。它的外观线条流畅而有力,如同流水般自然,却又不失锋芒。车身的每一处折线和曲面都在讲述着速度与激情的故事,而这种设计的背后,是对空气动力学的深入研究和无数次的风洞实验。这不仅仅是为了视觉上的美感,更是对能效和性能的不懈追求。

        进入车内,极氪009的内部设计同样令人印象深刻。内饰采用了高级材料,每一寸皮革、每一根缝线都透露出精致和奢华。座椅的舒适度和支撑性达到了完美的平衡,让驾驶者和乘客都能在长途旅行中享受到极致的舒适体验。智能化的交互系统,让操作变得简单直观,这不仅体现了人性化的设计理念,也展示了科技的力量。

        动力系统是极氪009的另一大亮点。作为一款电动车,它搭载了高效能的电池组和强大的电机,提供了惊人的加速性能和续航里程。这不仅仅是技术的展示,更是对环保理念的坚持。在这个时代,电动车已经成为了未来的趋势,极氪009正是这一趋势的先锋代表。

        安全配置方面,极氪009同样不遗余力。它配备了最新一代的主动安全系统,能够在各种驾驶条件下保障车辆和乘客的安全。从防碰撞系统到车道保持辅助,再到自适应巡航控制,每一项功能都是对生命负责的态度体现。

        最后,极氪009的每一次亮相,都是对品牌精神的一次传承和发扬。它不仅仅是一辆车,更是一件艺术品,一种生活态度的展现。在光辉的背后,是无数工程师的辛勤汗水,是对完美的不懈追求,是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
2024-04-20 17:17:00财经电鳗快报/html/2024/04/162144.htmlhttps:/uploads/picture/2024-04-20/66238bfb7568a.jpg
电鳗汽车:豪华车市的棋局:奥迪的挑战与奔驰宝马的应策/html/2024/04/162143.html

        《电鳗汽车》 电鳗号/文

在豪华汽车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奥迪如同一位强势的棋手,以其创新科技和前瞻设计不断发起挑战。面对这样的攻势,同为德系三强的奔驰和宝马似乎站在了十字路口,他们必须精心策划每一步棋,以确保自己的市场地位不被颠覆。这场高端品牌的较量,不仅是技术的比拼,更是对未来趋势洞察能力和市场应变能力的考验。

        奥迪之所以能够强势来袭,得益于其在产品更新换代、电动化转型以及智能化技术上的大胆投入。从内饰的精致工艺到动力系统的革新,再到自动驾驶辅助系统的集成,奥迪正在一步步改写豪华车的行业标准。它的每一次技术突破,都向对手传递出一个明确的信号: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这场竞赛中立于不败之地。

        面对奥迪的挑战,奔驰并没有选择被动防守。作为汽车发明者,奔驰凭借其深厚的品牌底蕴和对豪华理解的独到见解,开始发力于新能源和数字化转型。无论是推出EQ系列电动车,还是通过Mercedes-Benz User Experience (MBUX) 提升用户体验,奔驰都在用实际行动回应竞争,展示其在新时代下的领导力。

        而宝马,这个以驾驶乐趣著称的品牌,也在积极布局未来。它不仅在传统燃油车型上持续优化性能,更在电动车领域投入巨资,推出了i系列产品线。宝马深知,未来的豪华车市场将不再仅仅关注马力和速度,更加重视可持续性和智能互联。因此,宝马在坚持自身品牌特色的同时,也在不断探索新的技术路径和商业模式。

        这三巨头的竞争,就像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他们不仅要在技术上相互较量,更要在市场营销、品牌塑造、服务体验等多方面展开角逐。每一款车型的推出,每一项新技术的应用,都是对未来市场趋势的一次押注。在这场游戏中,没有永远的领导者,唯有不断适应变化,才能把握住时代脉搏,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在奥迪强势来袭的背景下,奔驰和宝马的接招策略体现了它们的市场智慧和战略眼光。三者之间的竞争,不仅是技术的对抗,更是对未来汽车发展趋势的把握和预判。在这个快速变化的市场中,每一个决策都可能影响未来的竞争格局。而对于消费者而言,这场竞争带来的,将是更多先进的技术、更丰富的选择以及更优质的服务体验。

]]>
2024-04-20 14:18:00财经电鳗快报/html/2024/04/162143.htmlhttps:/uploads/picture/2024-04-20/66235f83afe92.jpg
电鳗号:锐科激光年报净利增长超400% 持续提升市占率与盈利能力/html/2024/04/162140.html

《电鳗财经》电鳗号/文

????????锐科激光 2023年年报

????????近日,武汉锐科光纤激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锐科激光”)发布2023年年报。2023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67,971.58 万元,同比提升 15.40%,归母净利润 21,742.56 万元,同比提升431.95%。

????????据悉,锐科激光是一家专业从事光纤激光器及其关键器件与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于2018年6月25日登陆深交所创业板。

????????《电鳗财经》了解到,锐科激光目前已形成六大类产品,分别为连续光纤激光器、脉冲光纤激光器、准连续光纤激光器、窄线宽光纤激光器、直接半导体和超快激光器。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激光打标、切割、焊接、熔覆、清洗、增材制造、钣金加工、汽车、新能源、光伏、3C 电子、船舶、航空航天、激光医疗、雷达传感等行业领域。

????????在经济持续恢复的宏观环境下,国内激光器产业市场发展势头良好,各家激光器厂商纷纷推出新品,产品更新迭代速度加快,更高功率和新兴场景应用不断涌现。随着激光应用技术的不断进步,同时激光器采购成本的持续下降,激光在汽车、家电、机械、消费电子等行业的渗透率持续提升,产业规模不断扩大,高端激光焊接、激光清洗、激光照明、激光医疗、手持激光工具等国内新兴细分市场也在加速发展中。

????????2023 年锐科激光在基础技术、材料、器件、光源等方面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横向打造“四全”(全脉宽、全波段、全功率、全应用)激光器产品体系,纵向深化核心器件自研自产,技术实力与自主创新能力为公司的战略拓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锐科激光进一步完善研发管理体系,全面推行 IPD 管理改革,并围绕“全脉宽、全波段、全功率、全应用”产品发展战略开展研发工作,产品性能、产品服务和产品型谱整体进行了规划和战略升级,公司 2023 年研发投入 33,798.16 万元,占营业收入 9.18%,同比增长 9.38%。公司 2023 年度全年销售 159,141 台,同比增长 16.39%,其中万瓦以上销售近 6,000 台,销售数量同比增长近 80%,国内市场占有率居于领先地位。公司核心业务、战略业务、国际业务均呈现快速增长态势,新客户同比增长超 30%,以“2 小时响应、24 小时到场、48 小时解决问题”为目标开展售后保障工作,海外驻点的服务质量和管理能力进一步提升。

????????此外,锐科激光在持续提升产能的同时通过建立集团化质量管理体系、强化质量全过程管控、完善质量成本分析、推广使用质量工具、加严质量责任考核、加强质量队伍建设等方式压紧压实质量责任,并通过优化产品设计、规范工艺作业标准、提高自动化水平、加强精益生产管理等措施进一步推动公司产品高质量发展。

????????未来锐科激光将围绕“全脉宽、全波段、全功率、全应用”产品战略,按照“成体系、拓市场、创品牌、防风险”化解激光器市场的激烈竞争,通过推出更高性能的激光器产品、有效的市场策略、全面的成本管控方案,利用先进的激光技术拓宽在传统制造业的应用范围,提高公司市场占有率和盈利能力。《电鳗财经》将对锐科激光未来的发展情况,及业绩表现保持关注。

]]>
2024-04-19 20:19:00财经电鳗快报/html/2024/04/162140.htmlhttps:/uploads/picture/2024-04-19/thumb_320_180_66227a57178bb.JPG
电鳗号-强化内容生态布局!京东携手AI数字人“采销东哥”开启新篇章/html/2024/04/162139.html

《电鳗科技》电鳗号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工智能技术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内容营销领域,传统的方式逐渐显得力不从心,近日,电商巨头京东再次引领行业创新,加码构建内容生态,推出了AI数字人“采销东哥”。这位虚拟主播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智能互动,在直播领域首秀便吸引了大量观众的关注,为京东的内容生态注入了新的活力。

        “采销东哥”的诞生是京东对内容生态战略的一次重要升级,为这个领域带来了全新的生机和活力。它不仅是技术的突破,更是对未来内容营销方式的一次大胆探索。作为AI数字人,在直播过程中,“采销东哥”以其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赢得了观众的喜爱。他的出现,不仅丰富了京东的直播内容,也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购物渠道。

        《电鳗科技》了解到,AI数字人直播。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模拟真实人物进行直播的一种形式。这种形式不仅具有真实感,而且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调整,满足不同场景的需求。京东作为国内领先的电商平台,对这种新技术的应用,无疑给产品营销带来了新的可能。AI数字人的引入,不仅提高了直播的互动性和趣味性,还有效提升了用户的购物决策效率。这种新型的直播模式,不仅能够吸引年轻用户群体,也为品牌商家提供了一个更加直接和高效的营销平台。

        AI数字人直播在内容营销中还有什么优势呢?首先,它可以24小时不间断直播,打破了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使得营销活动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其次,通过AI技术,可以实现精准推荐,根据用户的喜好和需求,推送最合适的内容,提高用户的满意度和购买率。AI数字人的形象和语言可以根据品牌定位进行调整,使得品牌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京东的这一举措,也反映了其对未来电商趋势的深刻洞察。“采销东哥”的成功首秀,也标志着京东在内容生态建设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更是其对未来电商模式探索的一次大胆创新。通过构建以AI数字人为载体的内容生态,京东不仅能够更好地把握用户需求,还能够通过数据分析优化商品结构和服务流程,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这种基于AI技术的个性化服务,将使京东在激烈的电商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京东还将在内容生态上带来更多创新,为用户打造更加丰富多彩的购物新体验,推动电商行业向更加智能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电鳗科技》将对京东AI数字人的未来发展情况保持关注。

]]>
2024-04-19 20:16:00财经电鳗快报/html/2024/04/162139.htmlhttps:/uploads/picture/2024-04-19/662260eccb7b9.jpg
电鳗汽车-极越员工爆料因选购小米SU7遭开除? 公司发布声明回应/html/2024/04/162137.html

《电鳗汽车》 电鳗号/文

        截图源自微博

        近日,媒体报道,有微博用户称自己买了小米SU7创始版之后,被自家公司(极越汽车)强制辞退,理由是违反竞业协议,该事件在网络上引起了热议。

        截图源自微博

        4月17日,微博认证信息为“极越汽车法务部官方微博”的微博发布声明称,近日网传极越汽车因员工姚某某购买某米汽车而开除一事,与事实相悖。为正视听,公司澄清如下:

        极越汽车并非因姚某某购买某米汽车而予以开除,事实全貌是首先,姚某某身为用户发展部门负责社交媒体/私域运营岗位工作人员,自2024年年初以来,以个人名义在包括微博、B站、小红书、抖音、懂车帝、视频号等在内的多个社交媒体注册账号“大姚Tok”,持续为某米品牌进行车友群运营,长期宣发、且只宣发某米品牌车型相关内容,已具备自媒体属性,与其所在岗位职责直接冲突,严重违反职业道德和不竞争义务。

        其次,根据姚某某上述社交媒体账号的宣发时间戳显示,其宣发行为多次发生在正常的工作时间内。换言之,姚某某系在上班时间从事上述与公司事务无关、且明显有悖于其本职工作职责和职业道德的行为。公司记录显示,姚某某还存在多次无故旷工行为,特别是,姚某某于4月3日旷工前往北京参加某米汽车的提车仪式,并以“雷总给我开车门”为题在上述社交媒体平台进行传播,并被多个媒体公开报道 。极越汽车认为,姚某某的上述种种行为,已经严重违反了公司的劳动纪律和制度,公司单方解除其劳动合同,于法有据,亦合情合理。

        极越汽车还指出,姚某某在被解除劳动合同后,以“大姚Tok”账号在多个社交媒体平台发布“因为买了某米车企开除我”等不实信息,并主动联系各种媒体账号扩散等行为,已经严重损害公司对外形象和声誉。极越汽车对此已经予以取证,并保留进一步追究的权利。

        极越汽车在声明中还表示,极越汽车一直秉承开放包容的心态,积极参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珍惜每一位同行的参与者。极越汽车指出从未禁止员工购买其他品牌车型,事实上,无论员工驾驶什么品牌车辆,公司在工区专属停车场均为员工提供停车位和便利充电补能设施。

        截图源自百度搜索

        极越汽车的百度百科显示,“极越”品牌是由吉利控股集团与百度集团多年深度协同合作,并作为双方汽车机器人战略合作项目的再次升级。 定位为吉利控股旗下高端智能汽车机器人品牌。 2023年8月14日,“极越”正式发布,首款车型正式命名为“极越01”。2024年3月8日,极越获中国光谷首张L3自动驾驶测试牌照,可在指定区域开展有条件的自动驾驶道路测试。

        《电鳗汽车》 将对相关事件的后续进展持续予以关注。

]]>
2024-04-19 17:44:00财经电鳗快报/html/2024/04/162137.htmlhttps:/uploads/picture/2024-04-19/662242b8e6894.jpg
电鳗号:迪威尔营收与净利双增长 积极开拓市场逐步拓宽业务领域/html/2024/04/162136.html

《电鳗财经》电鳗号/文

        迪威尔 2023年年报

        4月19日,迪威尔发布最新年报,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10亿元,同比增长23.12%;同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2亿元,同比增长17.26%。

        据悉,迪威尔是一家专业研发、生产和销售油气设备专用件的供应商,产品主要包括油气生产系统专用件、井控装置专用件及非常规油气开采专用件,公司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全球各大主要油气开采区的陆上井口、深海钻采、页岩气压裂、高压流体输送等油气设备领域。公司目前已与 TechnipFMC、SLB、Baker Hughes、Aker Solutions、Caterpillar 等全球大型油气技术服务公司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

        据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2023 年国内原油产量 20,902.6 万吨,同比增长 2.1%;天然气市场消费量较快增长,2023 年国内天然气产量 2,324.3 亿立方米,同比增长 5.6%;天然气进口量 11,997 万吨,同比增长 9.9%;天然气表观消费量 3,945.3 亿立方米,同比增长 7.6%。据《中国海洋能源发展报告 2023》分析,2023年,全球海洋油气勘探开发投资超过 2019 年以前水平,全球海洋油气勘探开发投资约为 1,869亿美元,同比增长 14%。

        从行业发展形势看,全球油气市场逐步复苏,石油和天然气主导地位短期不会改变,海上油气勘探开发有望再创新高,全球服务市场容量较大。我国油气增储上产持续推进,海洋油气作为国内增储上产主力军的态势没有改变。此外,未来国内海上油气开发项目工作量饱满。中海油计划“2030 年国内石油上产 6000 万吨,2035 年国内天然气上产 400 亿方”的新目标,为公司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电鳗财经》关注到,2023年迪威尔实现营收净利双增长主要原因是去年下半年投产的 70MN 深海油气水下生产系统关键部件制造项目,经过一年运行,产能快速释放,增加了产量,提高了营收和盈利能力;同时公司加强高附加值产品开发,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持续强化技术创新,成本管控,尤其加大对深海领域总成件的开发,订单增多,盈利能力增强。

        据悉,未来迪威尔将持续提升智能化生产水平和数字化转型,增加批量化产品的生产能力,并充分利用公司已有的技术研发实力和生产管理经验,拓展产品的市场空间,逐步进入其他高端装备制造业提供产业配套。

        《电鳗财经》将对迪威尔未来发展走向,及其业绩表现予以持续关注。

]]>
2024-04-19 17:34:00财经电鳗快报/html/2024/04/162136.htmlhttps:/uploads/picture/2024-04-19/66223c459be91.jpg
四年分红5.6亿涉嫌“清仓式”分红 小方制药还够资格IPO吗?/html/2024/04/162128.html

        中国网财经4月18日讯自招股书披露伊始,小方制药就因巨量的分红金额、极高的分红比例及巨额融资需求引起舆论广泛关注。明明“腰缠万贯”,公司将报告期内盈利的多数现金分红给实控人家族后,却反向A股市场“哭穷”,诸如此类的质疑声不绝于耳。

        但在彼时的规则下,大额分红并非监管的审核重点,质疑声声也未能拦阻小方制药IPO的脚步。2023年12月14日,证监会发布注册结果公示,表示同意公司IPO注册申请,批文落款为当年9月13日,有效期为12个月。

        如今风云骤变,新“国九条”出台,IPO审核全链条收紧,“清仓式”分红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在规则未修改完善前“侥幸”拿到注册批文的小方制药,是否应该重新被审视,这家公司还够资格IPO吗?

        四年分红5.6亿 IPO拟融资8.32亿

        近日,上交所有关负责人就加强IPO企业分红监管有关考虑答记者问时表示,上交所正在按照有关意见精神,进一步研究加强对拟上市企业上市前突击“清仓式”分红行为的监管,引导拟上市企业承诺申报后的在审期间不进行现金分红,鼓励企业更多将累积利润留存用于企业发展或上市后与新股东共享。

        其中,在指标方面的初步考虑是,对于报告期三年累计分红金额占同期净利润比例超过80%的;或者报告期三年累计分红金额占同期净利润比例超过50%且累计分红金额超过3亿元,同时募集资金中补流和还贷合计比例高于20%的,将不允许其发行上市。

        公开信息显示,小方制药于2022年7月1日首次披露招股书拟冲击沪市主板IPO。2019年至2022年,公司净利润分别约为1.42亿元、1.60亿元、1.26亿元、1.75亿元,四年累计约6.03亿元;现金分红约为2.26亿元、1.38亿元、0.85亿元、1.11亿元,四年累计约5.60亿元,占同期累计净利润比例约为92.80%。

        值得注意的是,小方制药在巨量现金分红后,反手向资本市场提出巨额融资需求。招股书注册稿显示,公司拟募资约8.32亿元,2019年至2022年累计分红金额约为该融资额的67.28%。

        小方制药在招股书注册稿中表示,约8.32亿元的拟募集资金将分别投向外用药生产基地新建项目、新产品开发项目、营销体系建设及品牌推广项目,前述项目分别拟耗资约6.60亿元、0.59亿元、1.14亿元。

        中国网财经记者了解到,小方制药拟耗资金额最大的外用药生产基地新建项目中,设备投资拟耗资约2.79亿元,占该项目投资总额比例约42.37%。其中,公司拟购买生产设备-开塞露自动装盒机5台,平均单价150万元,设备总价750万元。

        但小方制药现有“装盒机”类机器设备固定资产中,包括一台“自动装盒机及联线”、一台“开塞露HCZ-160型多功能装盒机”、一台“多功能自动装盒机”、一台“自动装盒机”,原值分别为46.11万元、39.82万元、13.42万元、14.36万元,四台设备原值总额少于公司拟购买上述设备单价。

        对此,中国网财经记者曾向小方制药发出采访函,就公司是否虚估募投项目拟使用募资金额、为何不在报告期内使用分红资金购买上述高价值设备等提问。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公司回复。

        核心产品市场占有率下降

        不仅近年盈利大部分被分红,小方制药未来的创收能力或亦面临风险。

        招股书显示,小方制药于2019年至2022年消化类药品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始终在50%以上,开塞露单类药品占消化类药品收入比例始终在90%以上。开塞露药品毋庸置疑为公司核心产品。

        然而,中国网财经记者注意到,小方制药核心产品开塞露近年来市场占有率或大幅下滑,开塞露药品市场竞争格局亦发生较大变化。2018年6月,港股上市公司远大医药发布公告表示,拟以15.5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收购上海运佳黄浦制药有限公司100%股权。

        远大医药称,目标公司是一个知名非处方药品牌,明星产品“信龙”牌开塞露于2017年占据中国市场的市场份额约48%。而“信龙”品牌恰好由小方制药于2002年创设并持续使用。

        一家品牌独揽近半国内市场份额,小方制药的开塞露自然是行业内当之无愧的龙头。但招股书援引米内网数据称,2019年至2022年,公司该类药品国内市场份额市场占有率分别为19.93%、17.57%、16.06%、16.42%,在短短几年的时间内已快速下滑,市场地位不复以往。

        在市场份额方面,紧跟在小方制药之后的为福元医药,同期该公司开塞露国内市场份额市场占有率分别为7.40%、7.88%、7.68%、9.58%。据福元医药2022年年度报告披露,其当年度开塞露出厂销售数量为5.41亿支,已超过小方制药开塞露出厂销售数量3.04亿支。

        或是基于上述核心产品市场占有率波动的事实,小方制药在招股书重大事项提示部分,首个提示的风险即为市场竞争风险,并表示如果竞争对手未来推出更具疗效优势或性价比优势的产品,而公司不能在产品、质量、技术、品牌、管理、市场等方面保持竞争优势,将会对公司市场份额、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产生不利影响。

        涉嫌“清仓式分红”,注册批文有效期仅余五个月仍未发行,小方制药最终是否能够上市?公司核心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会否持续下滑?中国网财经记者将持续关注。

]]>
2024-04-19 13:28:00IPO电鳗快报/html/2024/04/162128.htmlhttps:/uploads/picture/2024-04-19/662201d4907ad.png
A股春风送暖 公募积极分红 工银瑞信多措并举持续提升投资者获得感/html/2024/04/162127.html

        近日,新“国九条”发布,为市场注入新动力。A股三大指数应声反弹,市场一片春意盎然。政策不仅为资本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更定下了“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方向。回顾2024年一季度,A股走出一波“小阳春”,债市延续良好表现,两市齐齐向暖,银河证券数据显示,上证综指、中证全债年内分别上涨2.23%和2.34%。市场的“春意”带来了投资者信心的提振,公募基金亦持续发挥专业投资服务优势,通过积极分红回馈投资者、打造长期稳健回报等方式,提升投资者获得感。

        以工银瑞信基金为例,根据基金年报统计,在2023年持续震荡的市场中,公司年度累计分红逾47亿元,旗下15只基金年度分红额度超过1亿元。同时,公司也通过丰富的产品供给、专业的投资服务和良好的长期业绩表现,为投资者提供多元、长期的投资选择,助力投资者获得感的持续提升。

        积极分红 持续回馈投资者

        基金分红无疑是满足投资者投资需求、提升投资者获得感的重要方式。在持续波动的市场环境中尤为如此。根据基金年报统计,2023年共有135家基金公司派发“红包”逾2200亿元,分红次数达6196次,其中工银瑞信旗下54只基金年度累计分红达195次,有15只基金年度分红额度超过1亿元。工银丰淳分红达5.81亿元,是市场上69只年度分红超5亿的基金之一。工银泰享三年、工银泰和39个月定开A、工银瑞景定开以及工银瑞弘3个月定开等分红“红包”均超过3亿元。

        事实上,工银瑞信基金一直是积极分红的践行者。以其旗下首只基金产品——工银核心价值混合为例,自2005年成立以来,该基金不仅稳步前行,还以丰厚的红利回馈长期投资者。据定期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末,该基金的净值增长率高达787.25%(同期业绩比较基准273.44%),累计分红总额已达128亿元,成为市场上罕见的“百亿分红大户”。

        工银瑞信还通过在新产品中明确“分红评估机制”助力投资者分享投资回报。以近期发行的工银瑞信中证A50ETF为例,上市四天便宣布进行2024年的首次分红,再次体现了公司对投资者的持续回馈。

        持续的分红来源于基金产品良好的业绩和稳定的盈利能力。工银瑞信基金自成立以来,旗下成功打造了一批长跑能力突出的“双倍基”、“翻倍基”。据2023年基金年报,截至2023年12月31日,工银瑞信旗下共有11只基金成立以来的净值增长率超过200%,另有15只产品的净值率超过100%。在翻倍基阵营中,除了有10只权益基金,1只QDII基金,还有4只债券基金,体现了股债双优、多元领先的投资实力。

        多元深耕,服务长期投资需求

        尽管近年来市场复杂度提升,长期来看,专业机构仍凭着对市场机会的长线把握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为投资者交出较为可观的投资回报。银河证券数据显示,截至3月29日,标准股票型基金和偏债型基金过去五年的平均收益率分别达到了40.36%和25.28%,远高于同期沪深300指数。

        除股票型、偏债型基金外,在过去一年中,ETF规模持续逆市增长,成为投资者布局行情的利器。作为多元发展、多点开花的基金大厂,工银瑞信建立了涵盖五条产品线的“指数家族”,全面覆盖宽基、行业主题、港股、多元配置以及指数增强等多个领域,为投资者提供了从境内到境外、从稳健到进取的全方位投资选择。银河证券数据显示,在央企改革东风再起的行情下,工银上证50ETF、工银上证央企50ETF、工银上证50ETF联接基金均跻身同类前十,分列7/144、8/329、6/107,助力投资者精准把握主题行情。同时工银瑞信旗下13只指数产品在不同的统计阶段里跻身同类产品的前1/4。另据晨星中国一季度数据显示,工银深证红利ETF在近十年大盘平衡股票中业绩跻身同类第四(4/48)。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拥有强大投研团队的基金公司,往往能够更敏锐地洞察市场动态,捕捉投资机会,并有效控制相关风险。面对近年来市场波动,工银瑞信始终坚守“投资为民”初心,以投资者利益为出发点。公司不仅积极响应监管政策,主动调低管理费和托管费,还推出了管理人合理让利型产品,为客户节省成本的同时,切实优化投资者的持有体验。

        为了深化投资者陪伴,工银瑞信还坚持投资者教育宣传。通过走入高校、打造特色投教品牌等方式,公司持续提供深入的投教服务,其投资者教育基地更是连续五年获得监管考评“优秀”,成为基金行业内唯一获此殊荣的投教基地。未来,工银瑞信将继续致力于提升服务水平,创新服务模式,并不断完善投教生态,以实际行动回馈投资者,持续提升投资者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数据说明:

        1. 市场主要涨跌幅数据,数据来源:银河证券,数据截至:2024年3月29日。

        2. 工银上证50ETF近一年收益排名居同类7/144,同类基金指规模指数股票ETF基金,近一年同类基金只数为144只;工银上证央企50ETF近一年收益排名居同类8/329,同类基金指主题指数股票ETF基金,近一年同类基金只数为329只;工银上证50ETF联接基金近一年收益排名居同类6/107,同类基金指规模指数股票ETF联接基金(A类),近一年同类基金只数为107只;数据来源:银河证券,截至2024年3月29日。

        3. 工银深证红利ETF近十年收益排名居同类4/48,同类基金指大盘平衡股票,近十年同类基金只数为48只(同一基金仅纳入一只份额,剔除ETF联接基金及疑似净值异常波动的基金,封闭式及定期开放式基金、目标日期、商品基金及部分净值更新延迟基金未参与排名)。数据来源:晨星(中国),截至2024年3月31日。

        4. 工银核心价值混合及工银瑞信中证A50ETF分红,数据来源:定期报告,截至2023年3月29日。

        5. 工银瑞信旗下“双倍基”“翻倍基”成立以来净值增长率及业绩比较基准,数据来源:定期报告,截至2023年12月31日。

        风险提示:

        本文投资观点仅供参考,不代表任何投资建议或承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管理人依照恪尽职守、诚实信用、谨慎勤勉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财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投资有风险,基金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投资者投资基金前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在全面了解产品情况及听取销售机构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选择适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品种进行投资。本观点仅代表当时观点,今后可能发生改变,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业务的宣传推介材料、投资建议或保证,亦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

]]>
2024-04-19 11:52:00基金电鳗快报/html/2024/04/162127.htmlhttps:/uploads/picture/2024-04-19/6621ec28060d8.png